研究心理學多年,愈覺得人類的心理實在是自相矛盾,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觀察一個人的
容貌,可以大致猜出一個人百分之五十的性格,但是另外那百分之五十,常常扮演著豬羊變
色的逆轉關鍵,輕率而任意的以相取人,將使自己陷入不智誤判的境地。
容貌,可以大致猜出一個人百分之五十的性格,但是另外那百分之五十,常常扮演著豬羊變
色的逆轉關鍵,輕率而任意的以相取人,將使自己陷入不智誤判的境地。
赫曼赫塞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舉目所及、眾人皆孤獨」
這句話聽來是雲淡風輕,但實則是舉輕若重,在每天與我們寒喧問候的同學們、同事們、
家人們,他們真的了解我們內心深處的心靈嗎?「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朋友間的相處,
難道都只能透過嬉笑怒罵來維持那表面熱絡、實際上卻彷如旁人的關係嗎?扣掉了性格、成
長條件、重視價值不同等無法推心置腹的朋友不談,說到知心,真正了解我們的人究竟有
多少?而朋友的關係是需要經營的,我們可曾深入探討朋友的內心世界,也或是容許朋友
直窺吾不設訪之內心?
家人們,他們真的了解我們內心深處的心靈嗎?「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朋友間的相處,
難道都只能透過嬉笑怒罵來維持那表面熱絡、實際上卻彷如旁人的關係嗎?扣掉了性格、成
長條件、重視價值不同等無法推心置腹的朋友不談,說到知心,真正了解我們的人究竟有
多少?而朋友的關係是需要經營的,我們可曾深入探討朋友的內心世界,也或是容許朋友
直窺吾不設訪之內心?
「交淺不言深」是許多人奉行的宗旨,所謂溝通的前提,還必需是對方願意和我們溝通的情
況下才成立,不過我們總是會發現,例如老闆與研究生、同學、同事之間,總是有著一道無形
的屏障,阻絕著那看透彼此的溝通之流。
況下才成立,不過我們總是會發現,例如老闆與研究生、同學、同事之間,總是有著一道無形
的屏障,阻絕著那看透彼此的溝通之流。
「天威難測、城府極深、伴君如伴虎」,古代皇帝的領導統馭訣竅之一,便是讓部下不了解
皇帝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能讓部下覺得皇帝對部下是絕對的信任,也不能讓部下覺得他是不
重要的人,這樣部下才不敢為所欲為、無所忌憚,另一方面,也讓部下有一定的權限,能心
甘情願的為皇帝作事,而這樣的模式,正是形成那道注定無法疏通的屏障。
皇帝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能讓部下覺得皇帝對部下是絕對的信任,也不能讓部下覺得他是不
重要的人,這樣部下才不敢為所欲為、無所忌憚,另一方面,也讓部下有一定的權限,能心
甘情願的為皇帝作事,而這樣的模式,正是形成那道注定無法疏通的屏障。
而這種互相折磨的模式,為什麼會成之有年呢?有一句話說的好「人會因熟、而生非禮」,
如果兩個人過於親密、熟悉了,漸漸的便開始覺得對對方無禮也無所謂,先是開開玩
笑,接下來便是說的話當作耳邊風,最後就是愛聽不聽,看心情選擇性辦事了。
如果兩個人過於親密、熟悉了,漸漸的便開始覺得對對方無禮也無所謂,先是開開玩
笑,接下來便是說的話當作耳邊風,最後就是愛聽不聽,看心情選擇性辦事了。
於是為了維持行政體系的順暢,老闆便會保持某種程度的超然與冷淡,並在某種程度上拒絕
溝通,以免除上下之間過於親暱而產生的副作用。
溝通,以免除上下之間過於親暱而產生的副作用。
於是上對下便形成一種刻意冷漠的關係、大家開始作一些實際上不是很重要,但是表面上一
定要作的事,例如發不重要的客套性公文,作表面上有合乎研究程序的研究,請吃沒什麼真正
交流意涵的飯局,開一些行禮如儀、卻來的是行屍走肉的座談會。
定要作的事,例如發不重要的客套性公文,作表面上有合乎研究程序的研究,請吃沒什麼真正
交流意涵的飯局,開一些行禮如儀、卻來的是行屍走肉的座談會。
最後大家都在猜對方的心,但又不敢明講,因為請求溝通的人是弱勢的,對方擁有否絕溝通
或是故意聽而不聞、裝傻的權力,而請求溝通者則要面臨面子掛不住,或是被認為
別有所圖的困擾,最後沒有人願意掏心置腹,於是一同合作的同伴也只是表面的和平,大家
同床異夢的一同完成自己也不知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某件事情。
或是故意聽而不聞、裝傻的權力,而請求溝通者則要面臨面子掛不住,或是被認為
別有所圖的困擾,最後沒有人願意掏心置腹,於是一同合作的同伴也只是表面的和平,大家
同床異夢的一同完成自己也不知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某件事情。
事情不可以簡單一點嗎?還是事情到了複雜的人手上,就註定形成了複雜的事,根據美國一
項對公司內部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份工作愈來愈複雜化,其實都是源自於公司內部,平
日最大的問題,挫折、困惑,都不是外在的因素引起,反而都是由領導人、主管、員工對外
在因素的反應所引起。」
項對公司內部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份工作愈來愈複雜化,其實都是源自於公司內部,平
日最大的問題,挫折、困惑,都不是外在的因素引起,反而都是由領導人、主管、員工對外
在因素的反應所引起。」
「這個計畫麻煩你寫個計畫書與甘特圖給我」老闆常常這麼說,不過對員工而言,與其花時
間在寫計畫書與設計甘特圖,還不如直接把事情處理完比較快、歐布雷、丹尼爾說:「除了作
為訴訟的文件之外,年度績效評估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間在寫計畫書與設計甘特圖,還不如直接把事情處理完比較快、歐布雷、丹尼爾說:「除了作
為訴訟的文件之外,年度績效評估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說起來,兩個人要做到有效的溝通,至少同時要達成三個條件,一是雙方都有溝通的意願、二是雙 方的認知觀念必需不能差太多,三是要有足夠的討論深度與時間,而這三者的同時成立,又需要雙 方不斷觀察對方並建立某種默契,願意花時間解決問題,才有溝通的可能。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所謂的組織就是一個目標導向、只重視績效的單位,不容許感情與
溫情來礙事,於是所謂內心世界的溝通,算了吧,當我沒說,或許我們該這麼想,能夠容許
溝通則己是需要感恩載德,而不容許溝通的環境亦是天經地義,而想要溝通卻發現雞同鴨講 則是人之常情。
溫情來礙事,於是所謂內心世界的溝通,算了吧,當我沒說,或許我們該這麼想,能夠容許
溝通則己是需要感恩載德,而不容許溝通的環境亦是天經地義,而想要溝通卻發現雞同鴨講 則是人之常情。
大家都說事情溝通過了就好,但說溝通就真的能溝通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